扶贫路上的牛倌央广网

央广网西安12月17日消息“大牛倌真正牛,帮助群众养肉牛,自己挣钱不算牛,带富群众才是牛.......”在陕西省旬邑县北部的马栏镇,“牛倌”范小勇的故事广为流传。

“牛倌”范小勇(央广网发旬邑县宣传部供图)

“我要辞职”

年3月,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晚饭桌上,范小勇忽然开口,“娘,我要辞职,去养牛。”听到儿子要打破“铁饭碗”去端“泥饭碗”,老母亲除了惊愕就是心急。儿子熬到今天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这个位子也是费了心血的。年,17岁的儿子初中毕业就去县上造纸厂工作。因为工作认真卖力,一年后,调县委办担任通讯员。好学的他,不忘学习,年开始在西北政法学院参加了为期3年的法律专业脱产学习,拿到了大专学历。年8月任县委办文书,历经8年后,任现职。31岁的儿子吃上了“皇粮”,成了副科级干部,这在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范家,真是长了脸,一家人,特别是父母觉得在人前也更能说起话了。可是突然之间,儿子要辞职,不当国家干部了,要去当农民,要养牛。没等媳妇开口,母亲强烈反对,“牛可以养,但是不能辞职”。那一天,夜格外长,分外黑,似乎吞噬了三月的希望。母亲只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儿子究竟为何要辞职养牛。低调的他说不出豪言壮语,说不出更多的理由,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一时兴起。最终,经不起儿子的软磨硬泡,经不过大家的劝说,母亲也看到了儿子的决心。于是,坚决反对的母亲同意了儿子的决定—辞职,去养牛。

 “去领工资”

3月辞职,4月份,位于马栏镇阳坡头村,计划建设标准化牛舍24栋的肉牛场就开工了。范小勇和4个合伙人给牛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华野肉牛场”。年4月,是范小勇最高兴的一段日子,眼看着推土机开进猪场,推土机、四轮车在工地上欢快地奔跑,不到一周时间,占地亩的牛场就完成了地面附着物清理。年4月30日,也是贫困户张世有最开心的日子。作为农民的他第一次领到了工资。张世友,50岁,全家3口人,儿子初中刚毕业,是阳坡头村年识别的贫困户。家里有砖混结构房屋5间,耕地6亩,全部种植玉米,一年辛苦下来净收入不到一万元。到华野肉牛场打工后,自己就打杂工,管管机械,一个月挣到了元,拿到工资,看着厚厚的一沓钱,张世友哭了,他说自己是高兴的。

现在,像张世友这样在华野肉牛场长期务工的有16人,短期务工人员每天少则3-5人,多的时候几十人。一到月底,工人们就呼朋引伴,“走,领工资走。”据统计,华野肉牛场仅工资一项年支出在万元以上,可为近人创造就业岗位。

“分红到了”

“各位贫困户,今天在村委会签订华野肉牛场企业带动分红协议,请各位10点前来村委会办公室。”马栏镇阳坡头、南岭、后掌、北坡子、神崖沟、前义阳、后义阳、长舌头等8个村贫困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