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土地上的中行红中国银行定点帮扶陕

寒冬里,渭北旱塬的风吹在脸上是冷的。十八年,他们的心一直是热的。

峁梁上地势跌宕起伏,一脚踩下去,路是弯的。十八年,他们向前的步伐从未停歇。

永寿、长武、旬邑、淳化,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四县,中国银行已定点扶贫达十八年之久。

十八年,一个襁褓里的婴儿业已成年。十八年,一片新生的树林早已葱茏茂密。十八年寒来暑往的持续奋斗,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即将千百年来第一次告别绝对贫困,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八年,是一个百年大行初心和使命的见证。

位于旬邑县的马栏革命纪念馆。刘红涛摄

他们知道,这片土地有多么的不同。

“马栏川,十八弯。穷苦人,望眼穿。盼了今天盼明天,红军来了有吃穿。”马栏川的水,哺育了人民子弟兵。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邓小平、彭德怀、习仲勋、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求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位于长武县的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俯瞰图。刘红涛摄

他们铭记,这方水土有多么的厚重。

“黄米饭,喷鼻香。肩挑来呀毛驴扛,翻沟过山梁,快把公粮送前方。”黄土地上的小米,保存了革命的火种。马栏村的七口窑洞,温暖了北上延安的好青年。村村打红旗,家家跟党走,户户有红军,这里曾是解放战争的最前线。

红日照耀陕甘高原。这里,是一方红色热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一抹亮丽的中行红,给老区人民带去了温暖和慰藉,引梦想的光束照入现实。从长武县巨家镇马成寺村半山腰的饮水工程,到旬邑县马栏镇阳坡头村的军民共建光伏电站,从淳化县石桥镇大槐树村年销售过千万的村级电商,到永寿县永平镇幸福院里贫困户张西平老两口幸福的笑容,“扎扎实实脱贫了,铆着劲头要致富”,是老区人民对这一抹红色十八年陪伴最好的回应。

马栏革命纪念馆内的雕像群。刘红涛摄

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的家,就是子弟兵的休养所、供给站。(马栏革命纪念馆供图)

从年开始连续8年定点帮扶福建龙岩地区直至脱贫,到年转战咸阳北四县,中国银行,以一个大国大行的担当,在一片片红色热土上,燃起脱贫的希望、致富的梦想,以一场脱贫攻坚战硬仗带领革命老区告别贫困,汇入时代发展大潮,用一抹新时代的中行红传承红色精神,树立起金融企业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的旗帜与标杆!

年6月3日,泰国,正大集团总部。年届77岁的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已经与一个中年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旁边的助理提醒了几次时间,都被他忽略了。因为健康原因,谢国民的会客时间通常控制在40分钟以内,但他深深被眼前这个中年人的话吸引了。29岁接过集团业务,他没有经历白手起家的艰辛,只从父亲那里,知道早年日子的穷困。

眼前这个中年人谈的,正是贫穷。

这个中年人是田国立,时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他是带着咸阳市46.72万贫困父老乡亲的期盼,到访正大的。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从那天起,如何更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就成了中国银行管理层的常议话题。

从年开始,中国银行定点帮扶咸阳北四县,修路、打井、建校舍,大幅提高了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水平。精准扶贫以来,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如何更有效地帮、更有针对性地扶,进入中行扶贫人的视野。

扶贫扶志,志智双扶,中行人,看中了产业的多层次拉动作用。产业发展起来,贫困群众就能动起来,靠双手挣钱,而不是摊开双手要钱。产业扶贫,中国银行认准了。

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也认准了。

他认准的是中国银行对扶贫的这份感情。年6月15日,时隔一年,谢国民专程飞赴咸阳。在陕西西安,咸阳市政府、中国银行、正大集团举行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暨新型农牧产业化综合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时任陕西省主要领导出席见证这一陕西最大产业扶贫项目落地。项目计划建设万头生猪、1亿只肉鸡、万只蛋鸡、30万亩有机种植和配套70万吨有机肥项目等,全部采用正大集团世界领先的系统技术与设备,以完整的全产业链模式和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与贫困县脱贫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咸阳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满足陕西省乃至全国市场对安全优质食品和有机果蔬产品的消费需求。

签字仪式后,在中国银行扶贫干部的带领下,谢国民特意去贫困户家走访看望。扶贫工作队与当地老百姓紧密的关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时序变换,春华秋实。年6月7日,在阵阵欢呼声中,一辆装载头繁育母猪的双桥大卡缓缓驶入永寿县杜家庄育肥场,这标志着陕西省最大产业扶贫项目——正大一期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养殖项目正式投产。首次引猪头,年底仅永寿项目存栏就可达16万头。

为了项目顺利落地,中国银行在注入余万元资本金基础上,专项批准贷款5.26亿元,探索出了政府、银行、企业、项目公司四位一体的扶贫投融资联动创新模式。正大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工艺最先进、技术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年出栏优质商品肉猪15万头。

项目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流转土地2万余亩,涉及农户2余户,累计将支付农户土地流转金达2.4亿元。所有收益将优先用于扶贫工作,年可惠及农户余户。土地流转、项目分红、企业打工等复合性的稳定收益,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和共同发展。

中国银行支持的正大农牧扶贫产业项目一期场址,永寿县甘井镇南邵村种猪养殖场。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年来,中国银行高层访陕必访贫,访贫必看产业。现任董事长刘连舸履新后调研的第一站,就是陕西咸阳北四县,调研的第一项内容就是产业扶贫;原董事长陈四清每次到咸阳北四县调研,最关心的也是产业扶贫项目,明确要求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聚焦产业扶贫久久为功,全力支持当地脱贫攻坚;原董事长田国立提出安排信贷资金、帮助引进企业、推动落地金融政策等产业扶贫思路,开启了中国银行在咸阳北四县全面实施产业扶贫的序幕。

中国银行支持的正大农牧扶贫产业项目一期场址,长武县相公镇公猪养殖场。薛远帆摄

高位推动,全行投入。年以来,中国银行在包括咸阳北四县在内的贫困地区,累计投入和引进无偿帮扶资金6.9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余个。

携百年匠心,览万物芳华。作为连续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的企业基因里,天然流淌着以消费促扶贫的帮扶因子。

年11月,“咸阳马栏红”苹果第一次因中国银行而走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厅,向来自全球的客商,展示着红色土地上培育出的累累硕果。

早在年10月,中国银行上线“公益中行”互联网平台,“把老乡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以区块链技术追踪数据,开启了智慧帮扶之路。

山货出关中,旱塬有好货。自此,当地的苹果、小米、核桃……摆上了中国银行30万员工的餐桌。中国银行出资1.74亿元组建“中益善源”公司,招聘专门人员进行运营维护。

长武县洪家镇姜曹村贫困户姜西武,在“公益中行”平台上找到了希望。高中时因强直性脊椎炎致残,让他一度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年,姜西武在帮扶下成立了“姜曹希望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61户贫困户建成食用菌温室大棚。通过“公益中行”,合作社的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不收任何费用、主推扶贫产品,“公益中行”给像姜西武这样的有志残疾青年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公益中行”上线4年,在“中央定点扶贫圈”掀起了一阵“智扶智帮”风,各大单位、机构纷纷入驻,“公益中行”升级为“公益中国”。截至年9月,“公益中国”平台注册用户超过万人,60余家联盟单位使用平台开展消费扶贫,累计销售额达5.5亿元,上线农产品3万余种,覆盖全国个贫困县、逾70万贫困人口。

年“双十二”,中国银行派驻淳化县石桥镇大槐树村第一书记王剑峰半宿没睡觉,他盯着电脑,在电商平台上“抢”了一套中意的桌椅。这可不是一般的桌椅,加上十几把凳子,书架、窗帘、小黑板,花了他1.2万元的工作经费。村里干部齐动手,用两天时间把长3.6米、宽1.5米的大材和其他木板、零件拼凑起来后,一个布置温馨的村级阅览室就建成了。自此,大槐树村35名留守儿童,有了一个尽情读书的乐园。

春风化暖,润物无声。

怀抱“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梦想而生的中国银行,在扶贫上,永远自带一股暖流。

永寿县永平镇翠屏村幸福院五保户张大清年患梗阻性黄疸,手术后恢复很慢,需要常规药物治疗。

从山洼洼到镇上,再到县城,“过了沟进了坎,翻过土梁是山峁”,检查一次要一天,取一次药要半天。

年,中国银行出资万元在永平镇援建的幸福院落成后,日子变了。张大清和村里其他老人一起,不花一分钱住到了镇上。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咸阳马栏红”也随中国银行走进了全球客商的视野。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咸阳马栏红”也随中国银行走进了全球客商的视野。张雨晴摄

雨天不沾一点泥,门前还能种菜。今年7月10日,镇卫生院建成开放,三层小楼,就挨着幸福院。中国银行出资万元购置医疗设备,半自动生化分析仪、DR、电解质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县城有的这里都有,张大清拄着拐杖走几步,药也取了,检查也做了。

截至年9月,中国银行已累计出资.42万元,在北四县建成34个幸福院,安置孤寡困难老人户户。

渭北冬天干冷,老百姓习惯睡火炕。年10月,中国银行原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王希全到幸福院看工程进展情况,特意叮嘱,要把炕盘好,把灶台砌好。

长武县巨家镇四合村幸福院。刘红涛摄

小小的幸福院,承载的是老区人民对幸福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一盘暖炕,是相隔半个多世纪,一抹新时代的红对这片红色热土最暖心的回馈。

历史有记忆,这片热土的付出,在泛黄的档案里。到年,在中央红军最艰苦的时期,陕甘宁边区关中特区4个县上交公粮.9万斤。解放战争时期,老区人民节衣缩食,支援人民军队。年,新正县向部队运送军粮石、军鞋双。

年一年,关中分区群众救治伤员名。

历史有记忆,这里人民的奉献,在口口相传的荣光里。年9月,旬邑县组建人的担架队和头驮畜,随贺龙率领的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

由陕入川,进军西南。“来自旬邑老区的支前队,忠勇精干,听从指挥,有正规军的纪律,为我军做出了榜样。”贺龙元帅高度表彰老区贡献。

“一盏灯儿满窑亮,拥军做鞋连夜忙。”这片土地,处处是红色印记,这里的人民,一心向着共产党。新时代党的温暖,也正暖化着老区人民,反哺着这方热土。

中国银行投入9.5万元,在旬邑县张洪镇下皇楼村建成“让妈妈回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