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渭北乡间的高墙大院

提起山西,人们脑海浮现除了产煤以外,就是晋商二字,而晋商的之所以被人们熟知,除了影视剧的宣传,还有就是三晋大地上那些保存完整的商家宅院。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曹家大院等等都已成为旅游景点,对外展示着山西曾经的辉煌。

而和山西一河之隔的陕西,也曾有灿烂的商业文化。他们也曾在渭河以北的大地上,建造了富丽堂皇的高屋大院,他们大多数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在绿荫覆盖的渭北农村,还可以看到这些豪户巨宅的历史遗迹,其规模布局不比今日的山西大院逊色。

前几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描述的就是三原孟店周家女儿、泾阳安吴堡吴家媳妇周莹的一生。艺术作品总有演绎的成分,不是真正的事实。

安吴寡妇周莹

周莹的娘家也是关中的富商大户,从明末清初周梅林做盐商发家,官拜工部主事,到其子周梅村,主要在江南做棉布生意,长期在苏州设布庄收布,贩回陕西染整再卖往甘宁清一带,家大业饶,生活豪华。每年腊月二十八的三原古会,周家不到场,会就不能开场,周家的宝马香车,招摇过市,看戏时,周家驾车马脚踏四个碗,碗内盛满热水,一则保持稳定,马不挪蹄,二则马蹄不冷,被世人惊叹。

周家大院

周家发迹后,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动工修建豪宅大院。时大兴土木,花费人力物力财力甚巨。历时十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十七院院落。整座建筑雄浑庄重,构建精美,把南秀北雄的建筑风格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由于主人官商合一的特殊身份和文人气质,并把这种内涵注入了所营造的私宅之中,其琳琅满目的牌匾楹联,丰富多彩的砖、木、石雕,处处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后楼上悬挂的巨幅匾额-----怀古月轩,已被列入中华名匾。

周家大院

清同治年间,陕西爆发回民暴乱,我之所以不愿称其为起义,是这次叛乱欠陕甘地区人民的血债枚不胜举,残忍至极。当时三原全县余村,俱遭破坏,死亡余人,唯县城与东里堡、蔡王堡幸存。究其原因就是城防坚固,守备物资充分。周家也未能在这次战火中幸免,十七房院落,烧毁十六院,从此周家一蹶不振。

周家大院

周家独女周莹十七岁嫁入泾阳县安吴堡的吴家冲喜,因丈夫吴聘身体难以支撑,逐于公鸡拜堂成亲。吴家迎娶周莹时,财力已经大减。未久,公公吴蔚文,丈夫吴聘相继过世。一场冲喜,也未能留住年轻的丈夫。周莹秉承父性,很有经商才能,在她主政安吴堡的25年里,志存高远,任用贤能,多谋善断。在她的努力下,吴家东院重新拾起盐业生意,商铺遍及全国,另在全国设立7个总号;不仅如此,她还将生意扩充到了蚕丝、棉花、棉布、药材、茶叶等方面。终始周、吴两家起死回生,达到事业鼎盛。

安吴堡吴家大院

庚子年,慈禧西逃西安,周莹先后捐款五十万量,被慈禧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坐家道台。并收周莹为义女。吴家中兴后,在安吴堡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堡寨,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吴家私宅,分东、西、南、北、中五院,周莹独居堡中迎祥宮,俯视全堡。周莹四十岁去世,死前遣散了部分仆佣伙计,把手中的土地赠与种地的佃户。因无亲生儿女,死后也未能葬入吴家祖坟。后人称她“安吴寡妇”。后因战乱,安吴堡大部分毁于战火。几十年以后,周莹养子吴怀先把仅存的吴家大院捐给了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设立了赫赫有名的安吴堡青训班,先后培养了两万余名抗日救国干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再后来,吴家大院又走出了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钱钟书的老师------吴宓。

安吴堡迎祥宮

“东刘西孟社树姚,不如王桥一撮毛”。这是清代渭北乃至陕甘一带流传的一句民谣。是指清代泾阳县石桥镇的刘家、孟家、社树姚家以及王桥镇的于家四大家族。他们都是在经营陕甘茶叶贸易和康葬茶叶贸易中发了家,其中石桥镇的刘家、孟家在陕甘的茶叶贸易中居于领军地位,而王桥镇的于家则是康藏茶叶贸易中的龙头老大。

于家大院

一撮毛,大名于得水,是王桥于家的当家人。因其脸上有一黑痣,痣上长有一撮毛,所以外人称其为“王桥一撮毛”。据当地老人讲,当年于家很有钱,且可能超过以上三家富户。实际上于家家底不如刘、孟、姚三家。但于家当家人一撮毛宅心仁厚,怜惜穷人,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远高于其余三家。

于家大院

于家的生意其业务主要区域主要在川、陕南及西北地区,其生意如何已无从考据。但于家对“麦客”的义举却传遍甘、宁地区。渭北的这些财东们,家里也是良田百顷,每到夏收时节,因缺乏劳动力。全靠从甘、宁来的麦客来收割。清光绪年间,有一年芒种过后,各地赶场的麦客云集泾阳各地,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连阴雨,这是麦客最怕的事情,吃饭住宿都是问题。此时王桥财东一撮毛让家人在王桥、石桥的街上十多处安锅搭灶,生火做饭,舍饭给麦客。不但让麦客吃饱吃好,还腾出家里空置的房屋,让麦客休息,上了年纪的麦客住屋内,年轻的住屋檐下,连阴雨下了一个月,于家白吃白喝养了麦客一个月。其他几家财东笑话“一撮毛”傻。雨过天晴后,其他财东出高价也叫不到麦客割麦。眼睁睁看着熟透的麦子烂在地里。而受“一撮毛”优待的麦客集中在于家的麦田里,挥汗如雨,不计报酬,三天内把于家的麦子收的干干净净,做到了知恩图报,颗粒归仓。当年的麦客根据这个事实编唱了“东刘西孟社树姚,不如王桥一撮毛”这支民谣。在年复一年的赶场割麦中,老一代的麦客把这支民谣传唱给了他的下一代的麦客,一代代的传唱到了今天。于家数年来对“麦客”的义举,一则是赈济行为,二则恐怕也是于家打开西北商业的感情投资。

于家大院

于家的生意兴起何时,无明确资料,但衰落于清末民初当是事实。据传于家的住宅面积颇广,占地数亩,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门楼及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另有账房以及花园等附属建筑。大院建筑雕梁画栋,屋壁镶雕山水人物石刻,石雕及檐墙四周镶有花木禽兽花纹图案。其风格讲究精工细致,注重内外装饰,建筑上较多的采用了当时流行的石、砖、木雕作为建筑的装饰,尤以石雕见长。

于家大院石刻

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为清代关中典型的民居,清中期风格,建筑布局突出聚族而居的特点。家族成员按照尊长辈份居住在数个互相连接又相互独立的院落内,从而组成了深宅大院的风格。

于家大院

于家的最后一位主人也是一位开明绅士,解放战争期间多次帮助共产党,后被国民党枪杀于泾阳。解放后,大院为政府没收,部分房舍被分配给当地村民,主宅成了卫生院,后卖于私人,如今已破落不堪。

“出门不离车马轿,全堂执事开道锣”;“五五郎,十五娘,孙子替爷拜花堂”。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描述的是一个传承余年,勃兴六代的历史大家族,一个庄园堪比故宫,生活极尽奢华的家族------三水唐家。

唐家大院

渭北的旬邑县故称三水县,所以这个当时的望族被称三水唐家。唐家的先祖在清顺治时主要从事农业,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在经营的过程中,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到了乾隆时期,土地最多时约两万亩,佃农户,年收地租0余石。在取得一定的农业积累后,逐步向商业转型,当时抓住了清政府的政策机遇,用屯粮送到边疆,换取盐引。从事商业活动形成一定的规模,至乾隆时期,家存白银万两,上报朝廷,被朝廷登记在册,成为“百万富翁”。唐家第四代唐景忠是三秦大地的一代商杰。曾赴北京参加乾隆皇帝的“千叟宴”。

唐家大院大门

唐家主要经营盐业,其次从事水烟,当年驻守边疆的西北人为抗酷寒,靠烟草除瘴痨,逐吸食水烟。水烟是陕西商人一手创办的新兴产业,水烟是唐家主要经营的一个项目,从烟叶到水烟壶,垄断经营。三是涉足金银珠宝生意,四是贩运中药材、粮食等。唐家到了道光时期,被列为全国四大财东之一,这也是唐家最鼎盛的时期。

唐家大院

从顺治到道光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经过唐家的卓越经营,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在这期间,唐家注重教育和仕途,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一百多年时间里,唐家在考取功名,进入仕途的同时,也捐官,共计三十余人,内有进士、举人、侍郎、大夫、知府、知县,三品到七品不等。

唐家大院

道光初年,是唐家的一个转折,从外看,家业兴旺,功成名就,实际和当时的政府一样,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而此时,唐家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豪宅。当时的唐家村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最多时开工21处,工匠达余人,至同治7年,耗时四十余年,共修建宫殿式庭院87处多间,这也是唐家最后一次展示他的奢华。

清末战乱,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直接造成唐家商业衰败,咸同回民暴乱长达11年之久,这场暴乱使陕西人口损失万,甘肃人口损失达.5万人。暴乱洗劫到唐家,烧杀抢掠,给唐家致命一击。同时,唐家人在生活上荒诞不堪,至今流传着顺口溜:“唐家有个九弯弯,一脚踢了十三万”。反映了唐家财东思想颓废、奢靡腐烂的生活。加上子孙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早已没有了先祖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从光绪到清亡这五十多年间,是唐家家道中落时期,子孙每年每月都在变卖家产,维持生计。据考证,从唐家整院卖到其他村保存至今的房舍多达五处,但其做工已不能和唐家兴盛时期相提并论。

唐家大院

斗转星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唐家大院遭遇破坏的一个重要时期,子孙变卖名贵家具、房舍、石雕、木刻等。由鼎盛时期的87个院落到如今只剩下5个。五十年代,政府出资收购了唐家最后的五个院落。至此,唐家彻底衰落。

渭北的高墙大院,不仅仅是文中提到的这几家,他们只是那些曾经的富商大户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渭南孝义镇的赵家,还是信义镇的焦家,常家,曹家,最终都免不了衰亡的命运。这里固然有战乱带来的打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后世子孙安于享乐,不思进取,面对资本主义的渗透,没有及时的转型发展。最终消逝在悠悠的岁月里。如今,躺在渭北乡间的那些精美石雕砖刻,残存的院落,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