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所中学因为建造费昂贵而引起热议,甚至连新华网、澎湃新闻都为此写了专题报道。
建这所学校花了多少钱?
7.1亿。
光是四层的“鲤鱼跳龙门”水景花费就超万,还为此削了真山。
校园内单算附属工程绿化带、管网等就花费多万元。
外加以天坛祈年殿为原型建造的图书馆,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学校餐厅,红木铺地、座椅扎花、餐具考究。
新华网点评直切要点“学校建漂亮点本无错,为何这所“豪华中学”让人困惑?”
确实,比这更漂亮更豪华的学校多的是,为何单单这所学校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问题是出在了修这所学校的地方。
这所学校修在年才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的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
镇安县年地方财政收入仅1.78亿元,本就不富裕的县城更是因为这所中学的修建而债台高筑。
这7.1亿需要镇安县连续12年、每年至少偿还余万元贷款。
这几点关键信息一出,网上骂声一片,认为必定有腐败、形式主义存在。再经过好事媒体的渲染,报道中大量用推测性词语:“可能”“目测”“据XX反映”,将刺激读者眼球的词“贫困县”“负债”“豪华学校”等放在标题。
嘴上全是正义,心里全是点击率。
该查不该查?
该查,彻彻底底的查。
查查这个学校建设支出是否超标,哪里不符合标准,落实到项目具体的负责人,7.1亿元是怎么花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等,这种事关公共财政的事情,公众有知情权,需要有个交代。
事实是商洛市政府也是这么做的,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去往现场,开展调查工作。但是提到这点的媒体,少之又少。
该县县长对外表示,新建镇安中学项目是为了彻底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项目的立项和筹资方式均符合政策规定,所有的手续都是齐全的。
这所学校真修的贵吗?
镇安中学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教学楼、宿舍楼、餐饮楼、图书馆、体育馆等主体建筑24栋,教学班个,容纳学生名,平均下来,每平方米的造价是:.9元。
这是笔者随手去网上搜到的,目前市面上新修建学校的规模与耗资。
也去查了查同在陕西的新建学校规模与耗资。
这所学校的造价水平在什么段位,大家心里也该有了数。
在一二线城市,镇安这个投资规模根本不起眼。
这个话题之所以引起热议,是镇安县的贫困身份。
深究其内核:“穷县没有穷县样”。
因为出生在贫困山区,所以只配三个人挤一个的课桌,住在厕所辣的睁不开眼的宿舍,三伏天电风扇的教室?
深度贫困县的孩子就不配享受好的教育硬件资源了吗,只有城市里的孩子可以享受空调房、千万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游泳池、假山凉亭?
这是如今镇安中学的食堂和八人宿舍。
贫困县因为有了这种环境的学校,被多少媒体说尽了风凉话。
真正的豪华学校是什么样的。
这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校区食堂外景,和镇安同样依山而造,而镇安可能全县再贷20年都修不出这样一所学校。
是不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满足大家的心理预期?
教育公平喊了多少年了,还有这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县城中学不应该拥有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这种骨子里被无数人忽略掉的歧视才是最值得警惕。
曾经公知抨击到:”美国小镇上修的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中国小镇上修的最好的是镇政府大楼。”
这是如今的镇安政府大楼。
这是镇安中学,高下立见。
比政府大楼豪华上几倍的中学来了,如今为何却换了说法?
均衡东西部教育资源也一直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众所周知,乡镇的教育水平,与大城市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巨大。
各地自己承担本地教育支出,结果是贫困地区建不起好学校,开不起高工资,请不了好老师。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高,建各种豪华学校,城市里的“区”一年光教育支出可能就抵得上贫困“县”当年全部财政支出。
这所学校建成后的效果呢,之前一中是省重点,把好学生录完了,升学率极高,二中和一个乡镇高中白塔中学学生生源差,拿到教育资源少,现在把三个中学学生集中在一起,师资力量能最优分配,改善了当地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
就这样,04年才出过一次省文科状元的镇安中学,这几年年年都有上清北的,按一本二本录取率来看,一本上线率高达42.9%,本科上线率91.9%,对于山区的孩子,上大学真的能改变生活。
这种贫困县举全县之力,建设一所能和大城市重点高中比拟的中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年陕西深度贫困县白河县政府在每年财政收入仅万时,举债4亿人民币修建了一所标准化高中白河县高级中学。
过去白河一中全校名学生只拥有不足1.33万平方米的校园,操场面积不足平方米,学生要到米之外的公共体育场上体育课,学生食堂只能满足余名师生同时用餐。
校园教学楼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用石片和石灰砂浆筑砌,经过40多年的使用几乎成了危房。
而自从新的高中建立,白河县的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实现了清北里程碑式的突破,一个班29个人,能有23个人考上院校。
另一个陕西省年才脱贫的旬邑县花了5.2亿,修了个和镇安中学差不多体量的学校,可开设个教学班,容纳学生名。
修豪华中学逐渐演变成贫困县的一场豪赌,成功了,该县的教育水平慢慢上升,能减小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能从省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会出现模仿者——通过大量资金建设学校,提高学生总体教育水平,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县城经济。
举全县之力,去减缓乡镇与城市之间教育水平拉开。总比独山县花50个亿去修个烂尾楼强多了,至少有那么多孩子真正因为这几个亿受益。
而这种改变是持续一代一代的。
7.1亿只要每分钱都落到了实处,不管是在南京还是在镇安都可以,不应该因此而受到嘲笑。
尽管师资力量是没有办法做到全国统一,但在贫困县修一所不输一线城市硬件设备的学校,最起码彰显出国家一直是在向教育公平发展。
只许后浪享受生活,不许穷人享受好点的学校环境,这才是极度扭曲的心理。
统计数据显示,劳动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年,贫困发生率大于16%;若将接受教育年限增加3年,贫困发生率会下降到7%。
“如果学生能坚持读完高中,他就能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谁都想在好环境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