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坡文/姚骏骊初冬一个普通的上午,太阳已款款地从东方升起,寒气还没有从晨曦中褪去。在长武县亭口镇出差的我,刚谈完了正事,就找了个人作向导,想去下边转一转。于是,等来了文化站长张茂盛,我俩便结伴而行。张茂盛三十出头,中等个儿,不善言谈。在镇上工作已有近十个年头的他,现在是亭口镇文化站站长,虽是旬邑县人,但是在亭口工作的这几年,他对亭口的景点古迹了如指掌,路线熟、情况清,相处不久,我问一句,他答一句,一来二去就熟欢了不少,我们也成了好朋友。汽车拐上老国道,在亭北老龙山底部,先看了丝绸之路古车辙遗址,又登上老龙山顶看了汉烽火台、老城墙遗址及新修的城墙、城楼、城池等,下来我们又沿现国道北上,在亭口镇冉店社区向西拐上小路,一路盘旋,拐来拐去,几番颠簸,就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碾子坡。这里是黑河北岸台田地貌,一片荒野,野草丛生、老树枝枯、满目苍凉。我们的到来惊起一只野鸟扑愣愣飞向天空,地上的草丛落满白霜,双脚过处,打湿了鞋面和裤腿。人一走到树下,老树上的乌鸦便鸹噪着离开枝丫,飞向远处。走到碾子坡遗址石碑跟前,通过碑上的文字和张站长介绍,我方知道:碾子坡是新石器至西周时期遗址。遗址大致呈方形,边长约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约0.5~1.3米,以仰韶文化和先周文化为主,发现房屋基址22座,灰坑(窑穴)处,陶窑20座、墓葬座。出土铜鼎、陶尊、玉器、石器等大量遗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一隅,还有古城墙,不远处,也有几处零散、废弃、残破的土窑洞。可以想像,这里一直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我们的先民,早期过着渔猎和刀耕火种的生活,能坚守碾子坡那么久,足因这里林丰草茂。碾子坡的尽头是一条沟,沟底是一条河,河水绕着滩涂形成湿地,芦苇、稗草等俯首皆是。据说,河里有鱼、有蟹、有鳖,水源充分,经年流淌,为碾子坡先人生存、生活提供了保证。河对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将碾子坡包裹得几乎与外界隔绝。原碾子坡村南黑河沿岸台地上还遗存着一座明清时期的城堡。三面环沟,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城平面呈南北向椭圆形,约平方米,墙基宽约6米,墙残高约3-8米,地形以河滩、山坡为主,盛产红枣。旧时,这里山路盘旋弯曲,犹如碾道一般。加之,半山坡处一孔古窑洞里有一公用石碾,供村人碾米捡粮,故名“碾子坡”。此城堡对研究该村历史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军事及住地人口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我在碾子坡遗址的一角,果然看到一特大碾盘和一只碌碡。碾盘有些古老,呈淡砂红色,碌碡与碾盘是同一石料,应是一套。当我问起磨盘和碾子碌碡表面为何是平面,无棱无渠痕时,张茂盛告诉我,磨粮食的碾盘一般带棱子,碾辣椒、药材、调料等的碾盘一般不带棱子。早在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考古队开展文物调查时首次发现。从年至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及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专家学者,曾先后多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年至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考古队根据“先周文化及先周史探索与研究”的工作计划,对碾子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年,国家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把碾子坡遗址的年代学研究列为重要课题。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是先周时期古豳先民的居址和墓地。在面积约0.5平方公里的遗址中,处处可见先周文化居址遗存,包含物十分丰富。另有碳化的农作物高粱颗粒及角质点播器,骨质、石质生产工具。碾子坡遗址是我国迄今发掘规模最大、收获最为丰富的一个先周文化遗址。该遗址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周人居豳”地区,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学术价值。发掘提供的研究成果把先周文化和先周信息及商周关系史的年代提早了一百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南豳州·碾子坡》,进一步证明了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记述的“公刘居豳,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教民稼穑”到古公亶父迁歧之前计十一代居豳,奠定了先周农耕文化基础的历史事实,得出了“周道之兴自此始”的结论。长武是周族的发祥地之一,亦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参观完碾子坡,沉思良久,感慨良多,我想,这么早期的先周豳人的聚集地、生活地、活动地,是长武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是陕西古代文化史的又一骄傲,应加大保护、科学开发、发展旅游,让更多的人受教育、得启发、有收获。作者简介:姚骏骊,资深媒体人、知名作家、青年文化学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大秦岭父亲山文化研究会创始人,供职于陕西日报社,任陕西日报秦岭诗社副会长。已发表作品多万字,自年以来,著有《跋涉者》《吹糠见米》等6部文集。年,被陕西省文联评为“二十世纪陕西文艺散文百家”。传略被录入《百年陕西文艺经典》。年,发表在《陕西日报》上的文章《走进路遥故里》,被清涧路遥纪念馆作为馆藏文物永久展出。年9月、10月,作为海外文化交流大使,两次率队访问韩国。其中,10月28日,其书法作品“海纳百川”,在韩国平泽市举办的中韩传统服饰文化交流表演中获奖。年4月15日,率队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4月16日,在新中服饰文化交流中和5月4日韩国仁川市文化交流中,书法作品分别获奖。▲从“塞上凤凰”到今日“山花”看艺术家陈淑玲的涅槃嬗变▲心有千结当释怀——建榕散文集《随心流淌》之《序》▲往事并非如烟——读作家党宏先生《聆听心灵的回声》有感▲名家专栏|姚骏骊——千年辋川▲名家专栏|姚骏骊——拜谒华胥陵▲名家专栏|姚骏骊——秦直道▲名家专栏|姚骏骊——胸有成竹▲名家专栏|姚骏骊——姚店的秋色▲名家专栏|姚骏骊——崖柏笔筒年轮▲名家专栏|姚骏骊——书卷之气▲名家专栏|姚骏骊——深秋▲名家专栏|姚骏骊——瓜棚画馆里的冯西海▲名家专栏|姚骏骊——夜韩城▲姚骏骊|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主旨演讲▲姚骏骊|看著名作家李西岐“叶落长安书画展”有感▲名家专栏|姚骏骊——丝路古车辙▲名家专栏|姚骏骊——丝路古驿十里铺▲名家专栏|姚骏骊——老龙山烽火台●End●——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