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圣人周文王文
王万顺前言姬昌(公元前年——前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中华文化五千年文化的伟大圣人。公元前年其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追尊他为周文王。周文王是卓越的政治家,他任周国国君六十余年注重仁礼、崇贤爱民、广罗人才、发展生产,在商代形成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成为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典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一卷经成万古功,曾将天地立穹隆。三千年前周文王姬昌被囚汤阴羑里,他自强不息精心治学,创作了中华最古老的文化经典——《周易》。五百年后,孔子及其弟子以德义思想对《周易》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使《周易》走进了哲学的殿堂。周文王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他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圣人,有一个重要因数是他继承弘扬了周族先祖后稷、不窋(ku)、公刘及其祖父古公亶父和父亲季历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周族先祖定基业(之一)周祖,是指周文王之前的十三代先祖。年前夏太康年间,周祖不窋率领族人迁居庆城(今甘肃庆城县一带),挖窑洞地穴居住,拓荒垦田教民稼穑,肇创了华夏农耕文化。他的儿子鞠陶、孙子公刘重农兴牧、斩山防汛、亦兵亦农,使农业、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地民众由游牧生活过上了安居生活,从此逐渐走向文明。商初,公刘在豳(bin)今陕西枸邑县西发展起来,成为商王统治下的一个方国。帝喾之子后稷爱好耕作务农,根据土地特点研究谷物的生长,尧帝任命他为农师主管农业。舜帝时,将弃封在邰(tai)地(陕西省武功县西南),称为“后稷”。后稷之后其子不窋承袭父职,不窋晚年时夏太康沉溺于狩猎,不理国事,政治衰败,废弃农官,不窋因而失去农官之职,于是就率部族迁居北豳戎狄之间(今甘肃省庆城县一带),从夏初以来,周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到夏代后期,夏王朝的统治力量逐渐削弱,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下侵扰,渭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周人的居住地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不窑率众北迁,在泾水中游以庆城县一带为发祥地,坚持农业生产好几代。为了复兴后稷之业,他教育周族尊重当地民俗,加强同戎族的联系,同时带领部族重农耕,种黍稷,不怠业,为当地的早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示范。他传承和弘扬后稷的美德,遵守宗旨,修订训典,奉以忠信,深受北豳先民们的拥戴和敬重。他领导族人还修建了不窋城(庆城县东南三里处)。逐步形成了统治阶层和管辖区域。不窋死后葬于县城东帽盒山上,明嘉靖十九年(年),庆阳知府何岩立碑,书“周祖不窋氏陵”。明代著名诗人庆阳人李梦阳有赋诗:“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公刘,古代周族部落首领。不窋的孙子,鞠的儿子,周文王姬昌的十代祖先。鞠死后,公刘立。公刘忠诚厚道,勤劳刚毅,勤政爱民,勇于开拓,是一位有政治远见和组织才能的古代英杰。商初公刘在豳发展起来,成为商王统治下的一个方国。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公刘》篇,就是古代人民歌颂公刘业绩的一篇优秀诗歌。公刘虽然处在戎狄地区,但继续传承后稷的事业,致力于耕种,四处察看土地性能,因长武县有三水相拥风水极好,所以在此落脚创建了豳国部落,先周部族开始在北豳,立足点只是在庆城县范围较小。传至公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将周人活动地域由庆城县扩展到宁县、合水、正宁、镇原的塬区和马莲河流域的川道地区。他带领族人勘察地形,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整修农田,种植五谷,为北豳川塬地带农业区域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进一步扩大先进的农业生产经济,并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他率领部族自北豳迁至豳(今甘肃宁县),在此建公刘邑。十多年后,又同儿子庆节把首府迁至南豳(今陕西旬邑县)。这两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转移进一步开拓了周族的基业,其势力范围扩展为原北豳所在地(今庆阳市各县以及陕西省的旬邑、邠县、长武、淳化、耀县、宜君、黄陵等地。)公刘迁豳后扩大耕地,整治农田,生产蒸蒸日上,人口增加,贮积的粮食堆满仓囤,并渡过渭水伐取木柴,修建房舍,制造船只,使豳地到处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接着就扩充武力,建立了军队,设立了文武官员,并在基层设置了“大管家”,进行经济管理,征收贡赋,逐渐形成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雏形。公刘在庆阳一带造福甚多,公刘死后,后人饮水思源,为其修庙,缅怀其恩德,尊其为神灵。其子庆节即位,把国都建在豳地。公刘时期为后来周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代先祖古公亶父和儿子王季将族人南迁今陕西岐山定居,设官定职,尊贤爱民,扩充武力,为周族的进一步发展又开拓了新的局面。文化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