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军迷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非常耀眼,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山东人民揭竿而起,举行了十大抗日救国武装起义,走出了27万子弟兵。
英雄的山东人民配合师等主力部队作战,战果非常大,先后击毙3名日寇少将以上敌酋,抗战结束后,罗荣桓领导的山东解放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面积最大、最完整、抗战军民人数最多的战略根据地。
此时,山东军区属下有5大二级战略军区,有鲁中区、胶东区、鲁南区、滨海区和渤海区,幅员广阔,包括今天的山东,以及河北、江苏的一部分,许世友、王建安、陈士榘、杨国夫等为军区司令员。
其实,这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鲜亮的二级军区,山东军区清河军区,存在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影响非常大,走出了两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一个是华野10纵,后来的28军,开国上将宋时轮曾担任过司令员,曾有“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美誉。
一个是43军的师(原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17师),在黑土地的征战中,在强将如云,能征善战红军部队居多的东北野战军,这是林总手中王牌的王牌,被誉为“攻坚老虎师”,一个攻坚力最强,道出了师在第四野战军和我军军史中的显赫与地位。
围绕打四平、攻锦州、下天津,曾有“林总三调17师”的战场传奇。
波澜壮阔的山东抗战,避不开清河军民这道坎,清河军区的存在,是山东人民抗战最壮丽、最辉煌的一笔。
年,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清河特委,由霍士廉任书记(后由景晓村同志接任),创建了清河区抗日根据地。
面积大体包括小清河两岸及胶济铁路张店至昌潍段两侧各县,为东至昌邑,西靠章(丘)历(城),南枕胶济铁路,北至垦区(垦利等黄河口地区)的一个广泛区域。
今天为济南、淄博、滨州、潍坊、东营的一部分,大部在淄博、滨州、东营一带。
年春夏之交,马耀南与杨国夫、景晓村率领的三支队主力在邹平、齐东交界的刘家井村一带驻防。
6月6日拂晓,日寇少将松本纠集了济南、邹平、张店等地的日伪军余人,配以重型大炮、汽车和骑兵等,分进合围,妄图一举消灭八路军第三支队。第三支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激战竟日,至黄昏第三支队分散突出重围。
刘家井村战斗中,八路军第三支队这支农民武装,以简陋的武器,歼灭日伪军余人,成为山东抗战史上颇具影响的一次大战,极大地震慑了敌人,鼓舞了士气,推动了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的进一步发展。
这次战斗影响和意义非常大,锻炼了这支刚刚由清河一带的农民拿起武器升级抗日队伍的自信心,打出了勇气和经验,为打出后来的名震东北“攻坚老虎师”奠定了基础,也打出了“山东老八路”的威名。
年,攻打金门岛失利的也是这支部队。当金门之战结束,面对着国军的巨大伤亡,国军悍将胡琏曾发出“这群山东老八路真能打”的慨叹!
5年后,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建立渤海区。
由时任清河区党委书记的景晓村(后来华野10纵的政治委员,解放军28军的前身,时司令员为宋时轮)任渤海区党委书记,杨国夫任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刘其人任渤海区行署主任(后由李人凤接任)。机关驻地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这时的整个渤海区,包括原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在内的所有县乡镇村,成为山东5个抗日根据地(渤海、胶东、滨海、鲁中、鲁南)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战略区。区内平原地域广阔,海岸线长,物产丰富,既是我军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又是战争资源的供给基地和休养整训的可靠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