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貌系列报道之五传承红色基因激励

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强调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健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老区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期,我委将陆续推出“老区新貌”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有关省区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

陕甘宁和川陕革命老区涉及陕西省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全境以及咸阳市旬邑县、淳化县、长武县、彬州市、三原县、泾阳县,宝鸡市凤县、太白县和渭南市富平县,共66个县(市、区),国土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占全省的86.3%、48.8%。近年来,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在陕西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全面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一、加强组织保障

先后出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陕西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陕西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分年度印发《工作要点》,延安、咸阳、汉中、安康等市先后出台革命老区市级工作方案,30个川陕革命老区县(区)编制了县级具体实施方案。加大政策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持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国有企业、高教系统、医疗卫生系统三大帮扶体系,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

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省革命老区年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是年的1.9倍,占全省的43.6%,较年提高3.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陕北、陕南革命老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10亿元、.71亿元,至年川陕革命老区GDP增速连续三年超9%,位居全省前列。陕甘宁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较年提高0.6个百分点,能源产业对全省经济发挥重要压舱石作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46个老区贫困县、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三、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延安机场、安康机场迁建工程建成通航,穿越老区的西成、西银等高铁开通运营,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西安至十堰高铁开工建设。先后开通西安至榆林、安康、旬阳“绿巨人”动车组。延长至黄龙、宝鸡至坪坎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老区对外连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延安黄河引水工程建成通水,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榆林东线黄河马镇饮水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陕北—湖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送电工程正式投运,清水川三期、陕煤黄陵等配套电源开工建设,革命老区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实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所有行政村实现生活用电和动力电、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

四、产业发展水平明显增强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狠抓特色产业发展,陕北两市年苹果产量达到万吨,占全省的28%。陕南三市茶叶产值.3亿元,较去年增加11.4%。食用菌产量产值69亿元,较去年增加8%。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8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22个,占全省的66%。创建绿色食品96个、有机农产品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50个。“安康魔芋”等五个农产品入选年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近年累计投入工业转型升级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4.9亿元,支持项目余个。创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11个,占全省的39%。延安市“三区九园”工业主框架基本成型,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余家,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1个,占全省的64.7%。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5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0亿元。

五、老区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完善老区农村基础设施,提前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通邮,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基本建立,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实现生活用电和动力电全覆盖。实施教育优先战略,老区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老区县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宽带网络“校校连、班班通、人人用”基本实现,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补充医疗保障“四重保障”政策体系,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三医”联动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基层中医馆全覆盖。提升革命老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安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六、老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认真履行“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十三五”以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32亿元、津陕对口协作资金6亿元,支持汉丹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出省境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煤改电、煤改气步伐,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设立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积极推进老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积平方公里。延安市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商洛市空气质量连年稳居全省第一,跻身“中国旅游百强市”。

七、区域特色优势持续发挥

全面落实“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支持陕北革命老区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全面启动,陕北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线路全线贯通,陕北至关中千伏二通道送出工程正式投运。延安、榆林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21.7%。陕南川陕革命老区经济增速连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核桃、魔芋等为重点的农业产业链,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富硒食品为重点的工业产业链,以全域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由年的11.6%上升到年的13.3%。

八、文旅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支持革命老区创建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2个、省级旅游示范县(区)49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2个、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县)6个。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5条,3条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人才供给,支持老区创作大型话剧《李子洲》、民歌剧《茶哥茶妹》、音乐《河魂曲》等6个项目,选派文化工作者余名。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加快编制《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统筹推动黄河、秦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台《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延安保育院》《红秀延安》《12·12》等红色文艺演出助力文旅融合,弘扬革命文化,彰显革命精神。协调开通延安—西昌—遵义、延安—遵义—井冈山经典旅游航线,聚合红色旅游资源,开拓航空旅游市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