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黄芪、丹参、板蓝根收获的季节,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中街村的久洲家庭农场的药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拖拉机的轰鸣声、铁锹的碰撞声、收获的喜悦笑声交织成了致富增收的交响曲。
久洲家庭农场负责人胡海民:今年第一年在张洪镇中街村流转了多亩地试种中药材,今年种植了板蓝根和丹参,还有黄芪,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长得特别好。
久洲家庭农场抓住旬邑县张洪镇中街村适宜种植中药材的有利地形,在多方考察调研,学习的基础上,流转土地,培训当地群众,走“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发展壮大自身,还为当地群众致富开出了“新药方”。
中街村群众杨存义最先将3亩土地流转给久洲家庭农场种植药材,自己和老伴在农场务工。杨存义说,年龄大了,种植苹果也能力有限,土地流转,自己务工,省心省力。
杨存义:我们把这地流转给种药的,沟地么种每年种啥都不行,基本留给人家,人家就是种药哩,人家种药我们在里边能打工,也能给我们能见些效益,既能打工、又能给我见些效益,学习些中药的价值,人家忙了来打工,一天就是可以挣90块钱,基本上好着呢,比种粮要好!
中药材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特别大,久洲家庭农场负责人胡海民告诉记者,农场用工量高峰期每年要达到3个月左右,在用工高峰期,用工量每天能达到40多人。目前,农场正在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对接,洽谈供销事宜,只要药材品质有保障,销售不存在任何问题。
胡海民:下一步,我想把这个面积继续加大,看能不能继续进入药材初加工行业,因为咱这个地方比较干旱,土层比较深厚,气候非常适宜中药材的发展。
旬邑台:马龙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