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县级市,彬州市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pf.39.net/bdfyy/qsnbdf/

彬州,旧称邠州、豳州,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渭北高原西部,泾河中下游,东邻旬邑县、淳化县,西连长武县和甘肃省灵台县,南靠永寿县、麟游县,北与甘肃省正宁县接壤。南距咸阳公里,省会西安公里,北距甘肃平凉公里,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街办1个管委会个行政村。

彬州市属陇东黄土高原塬梁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中部,将彬州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夹川道的地貌格局,两个塬体均向泾河下游倾斜。塬面破碎,沟壑密布。有大小沟壑条,其中干沟12条,沟壑面积.59平方公里,占彬州总面积的54.1%,可谓“山大沟多塬窄长,二山五沟三份田”。

彬州市土壤有5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37个土种。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红土、淤土、潮土,随地形变化,土壤呈带状和区域性的、有规律的分布。

彬州市矿产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矿产、化工矿产、建材类矿产共计10种,为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硫铁矿、肥料用有机质页岩、陶瓷粘土、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等,是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矿产地彬长煤矿区的一部分。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5.81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54.39亿吨,占咸阳市保有资源储量.34亿吨的50.67%,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之一。

彬州市林业用地45.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6%。其中:林地1.3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1%;宜林地13.2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9%。人均有林地1.13亩。天然林亩,占有林地1.1%;人工林31.05万亩,占有林地98.9%。有林地中,防护林占51.4%、用材林占14.6%、经济林占34%。防护、用材林主要树种为刺槐和杨树,分别占防护、用材林总面积的92.7%和2.3%。

彬州市由于缺少大面积森林,在野生动物中以家室、农田、沟壑为栖息的啮齿类动物占优势,有小家鼠,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大仓鼠、鼢鼠(瞎老鼠)、达吾尔黄鼠、岩松鼠(格里猫)等。

彬州市有水库4座,总库容为万立方米。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9.77万人。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万立方米,工业供水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万立方米。

彬州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寒暑极端、四季分明的特点。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压影响,降水稀少,寒冷干燥且漫长。春季蒙古高压逐渐衰退,热带暖气团逐渐北进,气温回升快,降水增多,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易出现“倒春寒”,大风、霜冻等天气。

咸阳彬县大佛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11公里处,从城西,沿着蜿蜒而宽敞的西(安)兰(州)公路约行五六公里,经过“水帘洞”(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地方),再西行6公里,遥望公路南侧,有一座巍峨的古典式楼阁,倚山崖而耸立,周围摩崖小洞如蜂窝,崖下树木郁茂,风光绮丽,这就是著名的大佛寺石窟。

彬县开元寺塔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内位于县城西南紫薇山下开元广场内。该塔创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塔体呈八角形,七层中空,塔高46.94米,塔底宽度14.04米。塔底层辟南北二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设四个券门,上下位置逐层相错,每层均作仿木结构三间,每层均叠涩出檐,塔顶为砖砌攒尖顶,上置铁质塔刹。

豳州驿位于彬县的南大门太峪镇,这里交通便利、青山延绵、田园秀美,集人文精华,揽天地形胜,于年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彬县城美丽的后花园。

侍郎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彬州市城南33公里处的水口镇牛北村。湖面面积亩,平均水深13米,最深处可达18米,总库容约万立方米,是陕西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美誉。这里可谓是“一泓碧水,四面青山,环境优雅,风光迷人”,是垂钓避暑、休闲、娱乐的胜地,是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彬县金池革命旧址位于龙高镇金池村,是解放前中共彬县委员会、彬县县政府驻地。建国前,这里是中共彬旬工委、赤水县委、关中地委等党组织在彬县活动的中心,也是在这里,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宁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彬县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种。

龟蛇山位于龙高镇富仁村泾河岸边,距县城44公里,距龙高镇7公里,东距公刘墓5公里。从泾河北边高原俯瞰,有酷似龟、蛇的两道山梁南北向奔入泾河,民间称为龟蛇二相、龟蛇神山等。相传在公刘死后不久,曾经发生了泾河黑龙移动犟山,企图用洪水冲跨公刘墓的事,幸有伏龙山的顽强抵御,才使公刘墓免受洪水冲击。

位于香庙镇的程家川,素有“养生绝佳地、风水第一村”之称。这里田园恬静、人杰地灵。最早有程、田、巩三大姓,历史上因程姓来的比较早,所以村名叫程家川。全村有户,总人口人。这里地形独特,夏季凉爽,是千古绝唱《诗.豳风.七月》所咏诵的“凌阴”藏冰之处,被誉为古代天然的冷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