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保健学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马栏行侧记
11月1日的古豳地,秋雨淅淅沥沥;水墨山水中的马栏革命旧址------前来观瞻的团队络绎不绝。怀着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再洗礼,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的心情,陕西省保健学会一行十余人组团来到了这里。团员里,年龄最小的出生于年,年龄最大的出生于年,老老少少恍若一个大家庭,在做一次有意义的故地重游。
①“同心协力,幸福是奋斗来的。”
在新落成的马栏革命纪念馆,长18.5米,高3.5米的“峥嵘岁月”青铜雕塑,居中的是习仲勋同志,左右依次为汪锋、张仲良、文年生、张德生、赵伯平、高锦纯。簇拥在两侧的是人民群众的英雄群像,有农民、工人、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游击队员、知识分子、商人和儿童团员。
背景墙上,马栏西河坡的山峁上排列着27孔窑洞,是当年革命前辈们居住、关中报社、关中分区、陕西省委各部门办公的旧址(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社会部等)。
当听到展厅解说员介绍说,年7月以后,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师范、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等文化单位,先后在这里建校办学。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遗物,都带给大家无比的新奇与震撼。同来的年轻的同事表示难以置信——在这样一个偏僻、深藏在群山沟壑中地方,竟然会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思想流播!
在马栏革命纪念广场,高18米的马栏革命纪念碑雄伟壮观,象征着马栏从到年,经历了18年的革命历史。在支部书记吕永杰会长的组织下,大家展开党旗和条幅合影留念。
在谈到底座为什么是6个台阶时,同来的年轻的同志说:“真没想到这是在象征着,马栏从年到年,6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建立起来的雄厚的群众基础。”对于纪念碑上,由时任关中警备区司令员,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团长的老一辈革命家,王世泰题写的苍劲有力的“马栏革命纪念碑”几个字,大家也纷纷表示,未曾想到这里还包含有这么多的革命前辈的动人故事。
“扪心自问,只问耕耘行无悔。”
位于旬邑县马栏村的马栏革命旧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地革命时期,马栏隶属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区和关中特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陕甘边区的南大门;是中共陕西省委、关中机关办公所在地,是陇东和关中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从年10月到年4月,习仲勋、汪峰、贾托夫、李维汉、张德生、赵佰平、张仲良、王世泰、张邦英、霍维德、吕剑人、孙作宾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战斗过。
现场听老同志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大家兴味盎然。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当年,谢子长38岁、刘志丹33岁、习仲勋23岁……青春壮年、风华正茂,就是这样一批革命前辈,奠基了日后的一个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奏响了中华文明复兴的第一乐章!
对于革命前辈们只问耕耘,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大家议论纷纷,表示深感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震撼,与精神上的洗礼。“历史或已依稀模糊,但那青春的气息、理想信念的光芒,万古长存”,而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只是一味贪图安逸?。
在一个展开的小64开、内容为李桂华的“贵妇人证”前,学术部马晓颖部长很是好奇。“这是内战时期,从国民党军官身上缴获的,这些证件是民国政府是给军人家属一种特殊待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VIP之类的身份。”当我告诉这个答案时,她显然无法想象,那么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个证究竟能有啥用途。
青翠的马栏山曾掩蔽过无数战士的躯体、镌刻着革命家的名字和足迹。对前来的年轻人,这些都是故事;而对于迟暮的老人,那都是鲜活的身影与为梦想而奋斗的历程。
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