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自驾来平凉玩,当地朋友第一站带去一个村子吃饭。村口看见土城门楼子写着“鹑觚”,众人大惑不解,连同行作家和语文老师也懵了,赶紧掏出手机查。原来这个词念“chúngū”。“鹑”在古代被视为凤凰类神鸟,“觚”是酒具。秦将蒙恬曾奉命在此筑城,开土动工前用觚盛满酒,搞个祭祀仪式,这时一只鹑飞过来停在了觚上。于是根据这一瑞象,城建好后取名“鹑觚”。鹑觚由来被记载于宋朝百科全书《太平御览》,其实这个地名已弃用一千多年,如今叫做“邵寨镇”,属甘肃灵台县。可能是“鹑觚”寓意丰满吉祥,自带流量,当地人总对神鸟念念不忘。21世纪,邵寨文化略微深挖一下,鹑觚城便浮现出。毕竟是神鸟驻足的地方,数落下鹑觚的时代,确有不少传奇发生。如今的邵寨与那个名字相匹配的唯有村口一株古槐和几排荒废已久的窑洞。站在巨大树冠下,抚摸树干,翘首企盼,对面一道道不曾变迁沟沟梁梁散发的乡土气息像一剂催情药激发着想象,让人追忆鹑觚过往。鹑觚在黄土高原南缘地带,土台之下便是陕西彬县,“陇”与“陕”的界限由此划分。古代,生活在陇原上的人因土地贫瘠,总面临“向南进入关中平原开始农耕生活?还是向北加入游牧部落?”的选择。历史记载的战争和朝代更迭使得鹑觚人口流动性很强,多种文化在这里杂糅,之后向东或向西。任何一个时代,最凶悍的群体不会盘踞在山里。平原上生活相对容易,省下来的力气和时间可以搞点儿经济、文艺或者组织一支军队。取代商纣的周即是走了一条这样的路线,邵寨土崖上空荡荡的窑洞即是最好的说明。“住窑洞”在鹑觚的特别意义在于它更像一个时代的“廉租房”。历史上西戎、匈奴、羌人、鲜卑、吐蕃在放弃游牧生活选择南下与农耕民族融合时,或长或短在陇原这种窑洞里生活。《诗经》记载,窑洞是周人祖先公刘发明的。原先周是游牧部落,生活在邰(今陕西武功县),后在公刘的带领下迁居于豳bīn(今陕西彬县、旬邑县,邵寨镇与彬县相邻),开始以农耕为主。周顺利演化到农耕,窑洞起了关键作用。在筑城术尚未发展的时代,穴居沟壑有效防御了野兽和游牧部落攻击,真正过上了定居生活,豳的农业才发展起来。而后,豳国土窑洞逐渐遍布黄土高原,这种有着独特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窑洞被称为一种绿色建筑。当周人取代商纣后迁至镐京,这些窑洞又为下一轮游牧向农耕进化的群体挡风遮雨。历史注定鹑觚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包括这株老槐树也是人口大迁徙的标志之一。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山西太原王姓大族奉旨西迁。路过洪洞大槐树,折枝干做成了拐杖。在鹑觚住下后,拐杖也没啥用了,便插在水池旁,次年居然生根发芽,渐渐长成大树。现代陇原民居听完这些故事已经饥肠辘辘路,这时饭菜也做好了,热气腾腾,摆满桌子,是地地道道的西北风。油泼辣子拌搅团、油饼、凉皮、肉夹馍……这家食府还有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口香手工面,以“细、香、柔、韧、长”著称。入口筋道、吸溜爽滑正是陇原大地的味道。然而,第一顿甘肃大餐里最为著名的菜叫做“御面”,它和窑洞一样是公刘的发明。传说公刘有天梦见自己饿晕在河边,一位天女救了他,为他做了美味。公刘吃完后大加赞赏。醒来后,按照梦里学到的方法,取泾河之水做出了同样的美食。因这道菜晶莹剔透,取名“玉面”。后人又感念公刘恩德,改成“御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