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脱贫县农村产业发展的喜难愁盼

苹果挂满枝头(资料照片)。

琼西制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新发展阶段视域下,刚脱贫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仍然较薄弱。

记者1月13日获悉:为切实了解我省脱贫县农村产业发展的困难与问题,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日前对旬邑县、合阳县、宜川县、略阳县、清涧县和安康市汉滨区6个脱贫县(区)、18个村级产业和50名农民进行调研,涉及果业、养殖业、特色农业等多个产业。调研结果显示:我省脱贫县农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产业规模小散短、物流配送成本高、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乡村振兴提速

产业发展成绩喜人

调查显示,省委、省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将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脱贫县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脱贫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年上半年,全省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6.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0.9个百分点,较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较全国脱贫地区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我省制定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和56个县优势特色产业菜单,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做优做强魔芋、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大产业、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的发展格局,持续激发脱贫地区“造血”功能。我省还充分发挥省内国企、高校资源优势,拓展特色帮扶体系,深化“万企帮万村”,全社会产业帮扶氛围浓厚。

此外,我省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按照“一业一龙头、一村一主体”思路,我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创建优势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增强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据统计,年至年,我省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家。目前,全省有越来越多的村落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脱贫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截至年上半年,我省共成立1.8万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省78.2%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有起色,32.2%的村集体实现分红,惠及万名群众。

多种原因掣肘

提档升级难点仍存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省虽然在推动脱贫县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仍处于起步、培育阶段,相对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产业发展标准化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难题。

产业规模小散短,发展能力提升难。在调查的6个脱贫县(区)中,有3个表示县域内农村产业规模较小,2个表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较为困难。据调查,目前脱贫县农村产业发展大多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组织化程度弱、产销尚未形成统一布局;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能力不足,品牌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运输、仓储等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与餐饮、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融合度低;各合作社之间缺少再合作,各自为政现象明显、规模效益发挥不足,没有形成“抱团”抢市场的合力。

物流配送成本高,农产品输出难。据调查,脱贫县农村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高昂的物流成本让外销农产品失去明显价格优势。另外,冷链仓储物流发展缓慢。虽然冷链仓储保鲜可以降低农产品损坏率,增加产品收益,但农产品多为季节性产品,冷链运输车收益不连续,导致物流企业对冷链运输车辆运营积极性不高。

农村产业吸引弱,人才匮乏发展难。走访的6个脱贫县(区)中有3个县、9个村反映存在人才匮乏问题。产业经营收入低、风险高、回报慢等特点抑制了年轻人返乡的热情,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或经商,毕业大学生大多选择留在城市就业,农村人才断层严重,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成为脱贫县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清涧县某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表示,当前公司运营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尤其是文员、财务、管理等专业技能人才,但实际面临“招不来、留不住”现状。

保障措施不足

农户“后顾之忧”亟待解决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民参与度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但调查发现,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保险意识低、扩大规模缺资金等“后顾之忧”,极大地影响了脱贫县农民投身农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据调查,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滞后性,稀缺农产品等到规模种植、产品上市时,却可能成为过剩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调查中,有略阳县某村脱贫户表示,三四年前猪苓的价格是每公斤元左右,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较高的收购价格极大鼓舞了农民种植猪苓的积极性,村民纷纷跟种,但近两年猪苓价格连降,目前猪苓收购价格仅为每公斤44元,且无协议企业定向收购,农户面临较大损失。同时,多数产业在种植环节利润并不高,绝大多数利润被加工、销售环节获得,农民持续增收受到制约。

另外,农业产业发展周期长、风险高、见效慢,极易受到旱涝、冰雹等极端天气影响。加之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野猪等野生动物对农作物、中药材破坏较大。面对这种难以预测的突发状况,农业保险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损失。然而,因农业保险范围较窄,农民对投保程序、补贴政策了解不多,赔付金额与农户预期不符,易出现理赔纠纷,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

此外,在走访的18个调研村中,有8个村反映存在缺少资金问题。一方面,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路后期管护存在资金缺口;另一方面,许多村集体经济看好产业发展前景,希望扩大经营规模,但苦于缺少资金。

产业发展正当时

新发展带来新期盼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调查中,有38名农民对年家庭收入作出预判,与上年相比,超五成农户对家庭收入持乐观态度。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县农民投身产业发展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户殷切盼望政府能扶上马再送一程,让稳定增收的信心更足。

盼政策扶持。农户希望在粮食种植、牲畜养殖、中药材生产等方面设置保护价,确保面对市场下行压力时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在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冷链仓储物流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订单存货抵押等融资服务,加大土地流转、撂荒地治理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盼技术支援。农户希望通过集中学习、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开展实训式、体验式教学,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同时期盼政府相关部门能选派专家长期驻扎产业园,通过“手把手”“传帮带”的方式,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丰富农民在生产技术、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盼配套保障。农户希望积极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组织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展示展销等活动,帮助农户打开销路,稳定收入;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补贴资金、建设用地审批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加强“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建立稳定的生产、供应、销售等协作配套关系,实现产业融合循环发展。

记者王向华

编辑:石永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